目前分類:隨筆 (30)
- May 21 Sat 2011 21:21
將繼續沿用PChome新聞台
- Sep 22 Wed 2010 23:17
部落格施工中...
- Aug 15 Sun 2010 15:36
八月份的頭一篇
- May 30 Sun 2010 02:33
走訪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年會暨第八屆徵文獎頒獎典禮
本來今天應該無法到場,因為之前跟朋友說要去台中找他,但後來因故取消才有這個機會,幸運的參加今天的盛會,整個活動下來感到非常值得,好險沒跑去台中玩...要不就虧大了 不過雖然有幸與會,但還是犯了一個蠻大的錯誤,那就是忘了帶相機,也沒有做筆記,所以只能憑藉自己微薄的記憶替大家做個簡要的報告。 今天的活動有兩大主題:一、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年會二、頒發第八屆徵文獎首獎 在年會的部分,主要邀請了五位台灣的推理作家來談談自己最近的一本的作品與個人創作的經驗,這五位分別是:冷言 《鎧甲館事件》陳嘉振 《矮靈祭殺人事件》寵物先生 《虛擬街頭漂流記》林斯諺 《冰鏡莊殺人事件》秀霖 《國球的眼淚》 不過陳嘉振先生因為受傷不克前來,所以只出席了四位,其中寵物先生與斯諺兄我先前在島田莊司特展已見過他們的廬山真面目,而冷言與秀霖則都是第一次看到,令我驚訝的是秀霖居然是男性朋友!好個女性化的筆名啊!!至於冷言先生早就聽聞他本人相當帥氣,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而且談吐幽默風趣,想必頗受到女性同胞的歡迎吧!!XD 正式開始後,主持人李柏青先生先是簡介了協會的歷史,並介紹新進成員。接著就進入今天的座談會:「大話推理」。他相當用心的替每位出場的作家配上符合他們作品調性的背景音樂,也讓幾位作者都走了星光大道(誤)。座談的內容上,主要提及幾個問題,我分別列在下面,並就自己的殘缺的記憶寫出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回應...囧: 1.介紹自己最近的一本作品很慚愧的是這五本作品中我目前只看過《虛擬街頭漂流記》,其餘的還沒機會讀到...《國球的眼淚》我大約知道是以職棒簽賭案為背景;冰鏡莊就斯諺兄的說法是非常本格的作品,其實光看書名就不難想像;冷言提到《鎧甲館事件》是以綾辻行人的館系列為原型,但不同於綾辻的殺人館都是特別設計用來發生兇殺案、甚至有些並不符合建築原理的,他希望打造的是貼近現實,令人覺得真的會存在於生活中的建築物;而《矮靈祭殺人事件》則是透過斯諺兄的介紹,認為這是陳嘉振先生至目前為止最好的兩本作品之一,另一本則是投稿第一屆島田莊司獎的作品,可惜目前尚未面世;《虛擬街頭漂流記》寵物自己開玩笑的說是一本西門町的導覽手冊,這其實可以體會,虛擬一書真的對西門町景物的描述非常的細膩,我自己是覺得栩栩如生,邊看會邊有畫面呈現在腦海中。 2.如何構思及創作小說在這點上,冷言兄有提到他以前都是先發想一個主題,可能是詭計或是一樁密室殺人,然後再來發展情節,用故事去包裝,但隨著年紀增、,見的世面廣,如今他比較著重在故事情節的塑造,先把故事說好為主,再去把推理小說該有的元素放進去;而寵物先生則是先有一個中心概念,再去發展整個故事情節,像在虛擬中探討了親情跟虛擬時境的議題;而斯諺兄則是非常厲害,不斷有新的IDEA出現,每當出現認為可用在創作上的想法就立刻記下來,他已經規劃到十年後的作品該寫些什麼,目前大約有二十個創作主題概念在排隊著。 3.對於出版社的行銷上有什麼看法這邊普遍都覺得作者本身能盡的努力有限,還是操之在出版社,作者盡可能的配合。在這邊我覺得冷言兄有提供一個非常好的觀念,他認為作者能做的就是將自己作品的品質顧好,不斷的提升才是作者最該要努力的地方,只要你有努力,一定會被看見。 4.所學背景對於作品的影響冷言兄的職業是牙醫,他認為一個人的所學背景只會在創作生涯中的前段產生影響,因為你所學的東西能應用在小說中的還是有限,到後來仍舊要自己發想題材;秀霖則是金融業,他說目前還未將相關知識用在作品中;寵物先生是理工背景,這在虛擬一書中就可以嗅到,而他也在大四那年修過虛擬實境的相關課程。而斯諺兄則是哲學背景,不過很不好意思,這邊我就記的不是很清楚,我就不多說多錯了。 還有一些討論,並不是輪流讓四個人回答,而是以比較閒聊的方式呈現,我簡單憑記憶整理一下:1.有關於寵物先生得到這次島田莊司獎首獎後,去日本被禮遇的狀況這邊有聊到台灣與日本作家跟出版社的相對地位落差,在日本出版社非常禮遇作者,即便像寵物先生在日本是個新人作家,他們仍然十分的禮遇他,招待他吃住以及看職棒。但在台灣,出版社以獲利為目標,他們簽你就是要可以賺錢(怎麼有點上班族的感覺)。實際狀況如何,我在這邊也不能多加置喙,因為出版界的狀況我也不瞭解。但這段要強調的是出版社與作家之間的關係,台日是相當不同的。 2.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是個秘密結社這邊真的非常好笑,主持人柏青兄不斷提到他們非常神秘,都在奇怪的地方聚會 XD要入會也要透過非常奇妙的儀式,而且充滿危險,像有人就不知道為什麼腿突然斷掉.... 其他補充笑點冷言:「...所以請大家一定要踴躍參加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因為第二屆已經有我了...」冷言:「寵物都沒有交代在日本晚上的行程....」柏青(對秀霖說):「那你有簽賭嗎?」(這還是要到現場才會知道哪裡好笑吧....XD) 稍事休息後,我們就要進入今天的重頭戲,就是頒發第八屆徵文的首獎作品入圍的有: 文善《畢業生大逃殺》東默農《刑》何敬堯《盡頭之濱》風神《少女的祈禱》高普《索菲亞‧血色謎團》 得獎的是: 風神《少女的祈禱》 非常恭喜!!!! 我腦海中片段大概都在上面了,如果有看這篇文章的朋友,也建議多去參觀其他同好的部落格,看是否有更翔實的紀錄。 今天在現場我也帶回了兩樣東西,一個當然就是本次入圍徵文獎的五部作品合輯,我也會在近期趕快利用空閒讀完,放上心得。
再來就是協會作的徽章,非常有質感,值得收藏!!
這是我第一次來參加年會,以一介讀者的身份來,真的感到十分幸運,自己看推理小說不算短的時間,但真的直到這兩年,才將自己的這份嗜好發展的更深入,不管是成立部落格、參與島田莊司特展、觀摩金鑰獎頒獎典禮,一直到這次的年會。我深深的覺得,現在年輕的學生讀者更加幸福,現在的環境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光單單書的出版已經多到看不完了,而網路的資訊也更為流通,要與同好交流也不成問題,讀推理小說更不再是件孤獨的事! 從此次徵文獎的投稿數創了新高,我想這就是推理小說在台灣持續蓬勃的最好證明啊!! PS在各位作家的稱謂上,文中有時直呼名諱或是用"兄"來代替先生,其實純粹是覺得不要用太生疏或嚴肅的字眼(例:老師、先生、大師),雖然一向低調的小弟並不認識諸位,但畢竟同文同種,覺得還是用比較親切的方式來表達文意,希望不要見怪。
- May 23 Sun 2010 21:42
推薦的標準在哪兒?我的星星數說明。
★:時間寶貴 ★★:有空再看 ★★★:值得一看 ★★★★:非看不可 ★★★★★:Read or Die ☆:半顆,介於兩個級距中間,沒到那麼差、也沒那麼強。 Classic:經典作品,自己不一定喜歡,但身為推理愛好者不能不知道。 短篇連作:不會針對每篇給分,但列出其中我推薦的篇章。
一直想對於自己的給分作個說明星星數到底代表什麼意義?長期以來我都會在星星前寫『主觀推薦』這幾個字那是因為喜歡與否真的是見仁見智的只是以我的觀感給個參考,而不是絕對 寫這個部落格至今兩年半左右的時光中我也發現有些我曾經給過高分的作品如今我卻不喜歡了反過來的狀況也不在少數因此,我有想過乾脆不要給分可是又想把當下的想法作個記錄最後,我決定將心中的標準訂的更加嚴苛給星也比以前謹慎許多 不過誰知道也許再過半年一年心態又會改變 記得寵物先生在島田莊司特展的座談中有分享他後來看書都不給星星數的我想這就是因為隨著時間與年齡的增長喜愛的東西也會有所轉變的緣故吧 最後想說明一下「非看不可」與「Read or Die」在我心中的差異「非看不可」比較接近不管有沒有空都值得你擠時間出來看看這本書而「Read or Die」則是即便你沒空,也要把正在做的事情犧牲來讀這本書 希望大家有朝一日都能讀到自己心目中的經典之作
- Apr 05 Mon 2010 15:20
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徵文開始!
最近身邊發生很多事情,看書進度緩慢,先來騙一下文章數。 以下轉載皇冠出版社所寄給我的新聞稿,歡迎有志於推理小說創作的朋友,踴躍參加!
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徵文開始!合作觸角首度擴展到歐洲,首獎作品將推出義大利文版!
華文出版空前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第一屆徵文已於去年9月
第一屆徵文配合「密室裡的大師──島田莊司的推理世界」特展在台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徵文對象不限國籍,
首獎作品不但可以獲得「日本推理小說之神」島田莊司的背書加持,
果然本屆的徵文辦法於3月初一公佈,便立即引起推理迷的熱烈討論
- Feb 12 Fri 2010 21:18
牛年末、虎年前 之雜感
原本是打算在過年前將自以為是清張爺爺百歲誕辰活動給結束,沒想到進度還是沒趕上,尚有兩本書待完成。一方面自己正在找新頭路;另一方面年關將近,我身為家中大掃除的總指揮 XD,自然也得忙碌,所以看書的進度整個慢了下來。其實在計畫之初,還打算把《獸之道》與《壞傢伙們》的原著及日劇一併嗑掉,但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可我仍舊會在這一兩個月內完成,理想狀況是在自己找好工作前解決,畢竟正式上班後,哪裡來的閒情逸致看日劇。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們家通常就是除夕~初二比較忙碌,因為沒有所謂的鄉下可以回,初三之後理論上會比較沒事,但也是要看狀況。因此,這邊的話最近幾天也會暫停更新,雖然說早就暫停五天了....不過有抽出空來我就會盡量先把剩下兩本清張爺爺的書完成,畢竟這是對自己負責,而關於這次的清張轟炸感想,也會在第十一本書一起做結。 最後,雖然不知道有哪些朋友在看這個部落格,但小弟還是在此感謝這一年來各位的支持,並祝大家來年
虎虎生風 生龍活虎
- Nov 12 Thu 2009 23:57
放空
最近這裡放空了約莫兩個多禮拜,主要是因為我的系統掛了,只要是用IE核心的Browser就會當機,而用非IE核心的則會LAG很大,所以我乾脆想說重灌之後再來更新。而目前的系統已經是OK的了,所以會慢慢重新進入軌道。 這個月自己外務也很多,除了工作外,追了10部金馬影展的片子,還要去花蓮及高雄參與一些活動,加上本來我看書就不快,所以我想在閱讀進度上這個月應該會頗為緩慢吧...另外就是部落格搬家的事,本來我已經在著手進行了,不過發現PCHOME最近有頻繁的在改進系統,所以搬家的動作也會緩一緩、看看狀況再決定。 簡單報告了一下狀況,感謝各位看倌的支持!
- Oct 11 Sun 2009 23:54
MLR 第二屆金鑰獎頒獎典禮雜感
其實是有些心血來潮,另外也對「台灣推理評論三十年」這個講題有很興趣,所以今天就去了。作為一個低調、又寫不出什麼好東西的我來說,也許在心情上比較像粉絲吧!在現場碰到了之前在島田莊司特展認識,飽讀群書的Joycefairy;還有一些沒有攀談過,卻也在島田莊司展中曾經照過面的同好;另外就是這次入圍島田莊司獎決選三部作品之一的作者不藍燈,他也低調出席了。但純粹身為讀者或是對推理評論有興趣的人,我想寥寥可數。 我一直在想,在網路上寫心得、書評的人這麼多,為什麼投稿的人卻這麼少?先不用說投稿,光與會的人就很少了!先拿自己開刀,以我來說,當初本來也有想投稿金鑰獎,但後來因為選書跟自己的口味不合所以作罷;但假設投了稿,自己寫的好或壞我覺得並不是我關注的重點,就當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看竭盡力氣的來寫一篇導讀或解說會有怎樣的結果。所以,在這兒簡單發個願,希望明年的我能看更多的作品,並且參加第三屆金鑰獎。 今天最大的收穫,要算是在專題演講中,知道了過去台灣推理小說評論的發展過程,以及以前自以為很清楚的推理小說出版概況。像是在評論者的部分,以我現在所擁有的推理雜誌以及過去的閱讀經驗中,我對余心樂這個名字可說是完全性的陌生;另外像是黃鈞浩先生,雖然我知道這個人,也看過他許多文章,但卻沒有發現他的評論深度如此驚人。另外我也完全不知道野葡萄文學誌中有推理評論的欄位空間。再來就是有許多曾經出版過的推理小說的出版社,我也從未聞過其名。整個PPT看下來,我心中其實充滿了感動,這些從80年代末期就開始閱讀的重度推理迷,他們堅持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見證了這些年來推理文學在台灣發展的沈重步伐,不難想像當進入21世紀,台灣的推理小說出版有如今的規模,他們是多麼開心、更盼到了不知等了多久的榮景。 我很喜歡陳國偉教授在兩次引出藍霄大哥的地方,他真的是一個極為傑出的「幕後黑手」!他的BLUE推理文學院不知造福了多少推理迷!而忙碌如他,到現在都還將熱情灌注在推廣推理小說上,請容我鞠躬膜拜!
最後,我在臨走時拿到了照片中那個「亂步的藏‧池袋」小甜點,誰可以告訴我它跟江戶川亂步的關係是什麼.... 更多相關訊息請前往 MLR 推理文學研究會
- Aug 24 Mon 2009 22:06
關於搬家這檔事
當然,我指的是部落格的搬家 自從去年10月Pchome新聞台開始大改版後,我就一直在思考搬家的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就是平台的不穩定及功能需求的差異。當初會選擇在這邊是因為介面簡單、版面清爽,真的非常適合純粹發表圖+文的部落客,我當時也認為這很適合我。只是隨著文章數量的增加,我慢慢發現有些功能不夠使用或是常常短路,像是文章類別無法分層、官方分類也不夠多、標籤功能不彰、字級行距調整兩光等等,都讓我在發文的時候常感到臉上三條線。 改版之後,開發團隊陸續增加了一些新功能,雖不盡理想但也並非雞肋,習慣成依賴的個性也導致搬家計畫延宕至今。很顯然的,拖越久越麻煩,因為文章只會與日俱增,到時只會更難整理。 有鑒於此,我想近期應該會開始著手試用其他家的部落格,選定之後除了將舊文章搬過去之外,新文章會暫時以同步發表的形式在兩邊出現。不過所謂的近期我想至少也會等島田莊司特展結束之後吧!
- Jun 22 Mon 2009 00:42
衝了就衝了
我一直以來都是很笨的人,就連為什麼討厭或喜歡某些事物,都很難找到述諸文字的理由。如果說喜歡是一種直覺,那由喜歡某些事情所衍生出來的行為,除了可說是直覺下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一種常態性的衝動吧! 就這樣,前兩天我衝動了買下了11/28在高雄小巨蛋的票。 我不知道11/28的我身在何處,但我沒有想那麼多。 前些日子在PTT的cheer板中有一段這樣的推文對話,大意是說有人覺得綺貞越來越像時下一般的歌手,有點所謂的俗世化,跟以前的她都不一樣,自己好像變的沒那麼喜歡她了。後來有人問,那你之前喜歡的綺貞是什麼?大致上對話是這樣,因為時間有點久遠,記的不是很清楚。不過我的解讀是這樣,當綺貞越來越多人喜歡的時候,自己的喜歡就變得沒那麼獨特了,其實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至少在高中我去女巫店看她表演,那不算踴躍的人潮;對比到現在每辦一場個唱就一票難求的情況,我很不習慣。雖然見證了歌迷人數的成長,卻也跟前述提到的一樣,那份喜歡漸漸有些不大一樣了。 回到在PTT的那段對話,我自問:那我當初喜歡的是什麼? 我還是答不出來。。 (這篇真的很混亂)
- Feb 11 Wed 2009 23:50
修成正果
有人要結婚了 康康跟若涵 原來 熟悉的情節 就這樣無預警在我身邊發生了 他們交往八年 我大一的時候他們就在一起 正確的來說 是我進大學之前 還記得 我當初很驚訝 驚訝什麼? 驚訝於兩個給我感覺截然不同的人既然也會談戀愛 漸漸的 我發現他們兩個人擁有與其他情侶不同的相處模式 也擁有著與眾不同的幸福 原來 當我們常常看到電影小說或別人口中 問到一對夫妻是怎麼認識結合的 他們説:我們從大學時代到現在長跑了8年 這樣的台詞對話在眼前耳邊發生時 真的如此令人欣羨、如此令人感到幸福
- Feb 03 Tue 2009 22:45
寂滅為樂。心安平安

一、 出生於一九三○年的中國大陸江蘇省,俗家姓張。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 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禮請一至三位長老大德法師,分別主持封棺、告別、荼毘、植葬等儀式。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舖張,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輓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懇辭花及輓聯,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淨緣。
二、身後若有信施供養現金及在國內外的版稅收入,贈與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及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我生前無任何私產,一切財物,涓滴來自十方布施,故悉歸屬道場,依佛制及本人經法院公證之遺囑。
三、凡由我創立及負責之道場,均隸屬法鼓山的法脈,除了經濟獨立運作,舉凡道風的確保、人才的教育、互動的關懷及人事的安排,宜納入統一的機制。唯在國外的分支道場,當以禪風一致化、人事本土化為原則,以利純粹禪法之不墮,並期禪修在異文化社會的生根推廣。
四、法鼓山總本山方丈一職,不論是由內部推舉,或從體系外敦聘大德比丘、比丘尼擔任,接位之時亦接法統,承繼並延續法鼓山的禪宗法脈,亦不得廢止法鼓山的理念及方向,是為永式。佛說:「我不領眾,我在僧中」,方丈是僧團精神中心,督策僧團寺務法務僧斷僧行,依法、依律、依規制,和樂、精進、清淨。
五、我的著作,除了已經出版刊行發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經我覆閱的文稿,為免蕪濫,不再借手後人整理成書。
六、在我身後,請林其賢教授夫婦,將我的「年譜」,補至我捨壽為止,用供作為史料,並助後賢進德參考。故請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物了。
七、我的遺言囑託,請由僧團執行。我的身後事,不可辦成喪事,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
八、僧俗四眾弟子之間,沒有產業、財務及權力、名位之意見可爭,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種環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九、在這之前本人所立遺言,可佐參考,但以此份為準。 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法鼓山創辦人
中華民國九十八(二○○九)年
- Jan 01 Thu 2009 09:56
曙光 - 2009
- Nov 05 Wed 2008 23:14
喜歡

- Sep 04 Thu 2008 23:30
流水帳?
- Jul 09 Wed 2008 21:27
X你X的廣告留言
- Jun 16 Mon 2008 23:31
樂風 , 樂瘋

- Mar 04 Tue 2008 16:31
舊書店
- Feb 08 Fri 2008 02:15
歡迎以後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