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詞 / 曲:我我早已看慣 所有不公平的事情可是 想要的我卻還是靠不近有時 對自己的念頭產生懷疑難道 只是我的一廂情願而已我不懂 她為什麼如此反覆練習練習著 沒有人能懂的劇情就像是 一個人唱著獨腳戲而導演 和觀眾 都是她自己我不懂 他為什麼對她如此放心就好像 兩個人都丟掉過去也許 這就是他們的天生個性漂流著 迴盪著 不甘寂寞的心情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詞 / 曲:我小時候 無憂也無愁 即使沒錢世界PaPa走 在家我一樣很自由小時候 沒膽也沒種 只敢夢想自己有成就 長大卻對自己猛搖頭*曾經我想抓住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就算懵懂逞強也要努力往前衝我卻不停墜落不停失重 已經看不清前方的路是什麼#好想 回到我的小時候 只要靠在媽媽的懷中 就能不顧一切把淚流 拋開身上的苦痛好想 回到我的小時候 那種自以為是的灑脫 原來只是幼稚的牢籠 我卻無法突破小時候 我總是犯錯 有人原諒放在手心捧 我就理所當然的接受小時候 渴望著成熟 以為天空很大很遼闊 現在的我卻一再退縮*#我好想停留卻不能停留==========================================================面對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其實很多時候想要逃避 也真的逃避長大有很多事情要學、逃不掉也躲不開有的人喜歡自己改變的樣子 渴望看到成熟蛻變後的自己但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只是不得不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土屋隆夫 翻譯:婁美蓮 總導讀/推薦:傅博/楊永良 解說:末國善己 (封面照片版權屬於獨步文化、日本光文社、東京創元社) (本文內容可能涉及書中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 土屋先生在異色題材寫作上,向來有其獨到之處,不論是在《華麗的喪服》中乾柴烈火般爆發的情慾,或者在《不安的初啼》中描繪婦產科醫生的內心,都不禁令讀者臉紅心跳一番。而在本作中,更是直接將女性的重要性徵-乳房,作為書寫主題,雖然不知道我這樣的邏輯是不是通順的,但身為讀者的我,還是覺得這是土屋先生在異色寫作上,主題的極大化。 故事是從一位擁有副乳的少女開始講起,因為對於特殊的身體感到驚慌與不解,星川美緒認為自己是會替身邊的人帶來不幸的女人,偏差到近乎有些幼稚、荒謬的想法,也決定了她往後不平凡的人生。聽起來並不像一部推理小說的樣子,而確實,在前2/3可以說是一部半生傳記。直到遇見了高松浩一這個人之後,美緒的人生有了改變、也同時被捲入一樁犯罪之中。直到此時,推理的元素才漸漸浮現出來。
前半段所謂傳記式的故事,是為了醞釀鋪成她日後種種行為模式的背景,對於一個把他完完全全當推理小說來看的讀者,這段前戲似乎是有些冗長,但卻一點都不會令人不耐,這必須歸功於土屋先生深厚的寫作功力,讓美緒的人生充滿了戲劇性。沒有懸疑、沒有緊張,但卻具有吸引力。 整個故事中,我比較有意見的地方,是在當美緒得知伴江死後,雖然情緒的上的反應跟行為種種都還算合理,難過、絕望、跟被掏空的感覺等等,但我自己還是覺得接到下一段時有點轉得太快,讓我錯以為她很快就從悲傷中平復,在時間的轉換上或許可以再不慌不忙一些。 另外,當美緒告訴高松浩一她懷孕時,高松的轉變也有些太明顯,應該一看就知道是要幹掉美緒,真是當局者迷啊...而在別墅中,美緒藉由鏡子的反射看到高松下藥的一剎那,雖然老套,但在此處卻令人驚豔。而調換杯子的調皮動作,更是讓人看了又好笑又難過...
個人主觀推薦:★★★★☆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土屋隆夫翻譯:王華懋總導讀/推薦:傅博/楊永良解說:權田萬治(封面照片版權屬於獨步文化、與日本光文社)(本文內容可能涉及書中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又是一本讓人不忍釋手的傑作,而且客觀來說,本作的推理解謎成分非常低,如同前作《不安的初啼》一樣,側重在犯罪動機的闡述,但充滿懸疑感的敘事,讀起來相當引人入勝,很難想像這是一本80歲高齡的人寫出來的作品。故事從一個陌生男子綁架一位少婦與她四個月大的女兒開始,劇情有如公路電影般展開,男子的目的讓人猜不透,他開著車帶著母女倆遊歷各地,兩人互相吸引、漸生情愫。一個是背著仇恨沒有未來的警察、一個是婚姻不睦溫柔順從的少婦。雖然只是短短的四五天,但朝暮相處的兩人卻各自帶著茫然且疑惑的心情,不自覺的愛上了對方,火一般的渴求就這樣炸裂開來。
土屋隆夫先生身為一個男性,在本作中卻側重女子的心境描寫,從意外與害怕、懷疑到感動,雖然我無法判斷這樣的心境轉變是否有可能,但如此深切的刻畫,卻讓人不得不信服,更產生了莫大的感動與共鳴。我幾乎沒看過所謂的愛情或言情小說,但如果說真的有種愛情可以用轟轟烈烈來形容,我想,用來描繪書中的北條由紀與江森卓也,淺薄如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個人主觀推薦:★★★★★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有栖川有栖翻譯:麥盧寶全導讀:夜瞳(封面照片版權屬於小知堂與東京創元社)(本文可能涉及書中內容及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斷句是這樣的:山伏‧地藏坊‧的放浪。山伏,指的是修行僧,屬於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所創立的宗教,名為「修驗道」。而地藏坊便是這位山伏的法號。本書是由六則短篇組成,敘述一群人每週六固定會在一家名叫「April」的小酒吧中聚會,這位山伏也是其中一位成員。他每次來總喜歡喝上一杯老闆替他特調的雞尾酒,酒名為「浪人之夢」;每次也都會來一根「Dunhill」牌的香菸,而且要固定同一個人給的煙他才抽。而這位山伏能備受禮遇的原因,就是他每次現身都會講一則他親身經歷的故事,也就是本書的主軸,六篇的謀殺案。六篇故事也都提供了足夠的線索,讓讀者與作者相互角力,看讀者是不是能從前後文的伏筆與線索中,推理出真相。可惜愚昧如我,沒有一篇想的出來...但這樣的閱讀經驗,讓我回憶起小時候常常在圖書館看的偵探遊戲書,只不過當然比本作簡單太多了。
全書以詼諧逗趣的對話以及山伏的自述所構成,讀來相當輕鬆,有趣的對話不時令人發噱。身為新本格流派的作家,有栖川先生在邏輯的縝密度上也沒有忽略掉,我雖然沒有跟著文字一起動腦,但流暢的推理與詭計破解,似乎都沒有大毛病可挑剔。我想,邊上廁所邊看本書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XD個人主觀推薦:★★★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土屋隆夫 翻譯:張秋明 總導讀/推薦:傅博/楊永良、藍霄 解說:山前讓 1989 週刊文春「傑作推理小説BEST 10」第一名 1977-1990 週刊文春「傑作推理小説BEST10 of BEST10」第九名 (封面照片版權屬於獨步文化、林白出版社、日本光文社) (本文內容可能涉及書中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 相信有很多人會認識本書,是因為多年前林白所出版的《不安的產聲》;但不曉得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是在中廣的午夜奇譚節目中,聽到同名的廣播劇,那不僅是我會邂逅本作的原因,也是我第一回聽到土屋隆夫這個名字。對一個小孩子來說,這真的是充滿吸引力的故事,加上懸疑性十足的配樂,使得我每晚都黏在收音機旁邊。在這邊先不贅述與廣播劇的不解之緣,但會喜歡上這個故事,確實是因為這個節目。
就因為我對本作的感情比較特殊吧,現在如果要我選一本土屋先生的作品推薦,我不會挑別本了,除了本身偏好之外,本作也是土屋先生的招牌-千草檢察官系列的退場作品,傳承了此系列一貫的本格型推理解謎要素,更增加了之前沒有用過的大量自白寫作手法,且篇幅竟佔掉將近3/4,使得千草檢察官的份量被稀釋掉不少,但由於他的形象已深植在讀者的心中,就算實際露面場合不多,藉由久保伸也的眼睛與文字,我們仍舊可以感受到千草檢察官種種令人熟悉的特質。也不知道這樣形容,是否算是推翻之前批評此角沒特色的論調... 在整體的劇情設計上,看到久保伸也的不安與自責完全是個烏龍時,雖然應該可以預測的到、但還是有些傻眼,而且也覺得好笑,若是真有其事,我想他當下真的是哭笑不得,更不懂自己所犯下的一切罪行所為何來?過去二十年的人生這股實際上不存在的壓力下度過,即便這中間他已經淡忘此事,但頭頂上的那片烏雲是怎麼樣也離不開他的...選擇自殺雖不是最好的結果,卻應該是最適切的。
個人主觀推薦:Classic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石持淺海翻譯:陳蕙莉2006 寶島社「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第二名2006 原書房「本格推理小說BEST10」第二名2005 週刊文春「傑作推理小說BEST10」第五名(封面照片版權屬於如何出版社與日本祥傳社)(本文內容可能涉及書中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對於這種頭銜很多的作品,我一向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怕說好看是理所當然、難看的話雖然說可能是因為不合自己的口味,但還是會感到失望,但本次的作品卻讓我頗為喜愛。其實第一次與石持淺海相遇是在《水迷宮》一作,他在台灣的譯作不過四本,衝著封面上的推薦與介紹,我翻也沒翻就借回來一讀,但很遺憾,我連一半都沒看完就放棄了,因為題材不是很引起我的興趣。這次同樣也是衝著各大排行榜的加持,我再給自己一個機會,而且給對了!
一群年輕人為了某些目的,前往一個半封閉或是全封閉的空間,接著上演各種殺人事件,如果曾經讀過金田一一系列的人應該很熟悉這種畫面。本作乍看正是標準的暴風雨山莊類型,但不同於前人的是,作者在一開始便將密室詭計與兇手揭露出來,殊不知本格推理作品的樂趣便在此不是?作者也沒有玩什麼敘述性詭計讓讀者上當,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元素在吸引人呢?應該就是兇手與眾人、偵探之間的心理攻防戰,兇手如何推敲眾人心態、誤導眾人思考方向、並讓自己做出自然的行為,而偵探又如何從種種蛛絲馬跡與本能上的懷疑,去推理每個細節,激烈且瞬息萬變的心理戰,就是本作精彩之處!雖然兇手動機薄弱到了誇張的地步,而新山所呈現出的該死形象也不足以讓人信服,但這些都瑕不掩瑜。假設作者將序章的兇手名字隱瞞起來,且完全站在敘事者的角度寫作,我相信本作依然是一部優秀、且兼具讀者與作者雙方公平性的解謎推理佳作!個人主觀推薦:★★★★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土屋隆夫翻譯:張秋明總導讀/推薦:傅博/楊永良解說:大野由美子(封面照片版權屬於獨步文化與日本光文社)(本文內容可能涉及書中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說實在的,當闔上書本那一刻,我真有些哭笑不得...為什麼咧?因為兇手又掛了...還一次掛兩個...我並非不能接受兇手掛點,只是一連三本都是如此,還真是有些啞然無言。當然,推理小說的精彩之處,並不僅僅是在揭露兇手的真面目,另外像是動機的闡明、詭計的破解、各種意外性十足的事件...等,也都是能夠產生閱讀樂趣的要素。也許這就是短期閱讀單一作家的壞處吧,記得以前在瘋橫溝正史的時候,也是覺得怎麼又是家族、又是血緣關係....
雖然說不管是在結局或偵辦手法,本作都與土屋的其他作品雷同,但本書所散發出來的氛圍,卻是這幾本當中我較為喜愛的。特別是在探討家庭的部分,本作雖然並沒有明顯的以家庭為中心探討議題,但像是坂口不幸的婚姻、千鶴的身世、牧民雄對家庭的渴望與愛,對照回千草檢察官無心忽略的妻兒,我覺得在在都顯現出土屋先生寫作時有意無意流露的家庭觀,這真的十分吸引我。最可惜的地方,還是在欠缺一個完整的交代,一切案情經過仍然由偵察者本身所推理,雖然仍符合土屋先生的公式,但總是覺得少了一味啊...個人主觀推薦:★★★★☆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我買到票了打折後1600對於身為窮忙族的我來說也算是小小奢侈的享受了圓了我將近20年的一個夢想就是看他們兩個現場演出之前有《ART》一劇可惜我錯過了但《ART》卻也不算是只有他們兩個擔綱這次說什麼我也不能錯過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作:土屋隆夫翻譯:王華懋總導讀/推薦:傅博/楊永良解說:小(木那)治宣1961 第十五屆日本偵探作家俱樂部獎入圍(封面照片版權屬於獨步文化與日本光文社)(本文內容可能涉及書中真相,請自行斟酌閱讀)這個禮拜有些暈頭轉向的忙碌,連帶也拖到了自己看書的速度,也不是說真的很沒時間,只是上班的步調有些被打亂,有空再說吧!1961年出版的作品,我個人覺得與後作《影子的告發》有些雷同之處,最明顯的像是每章的開頭,都會有一段看似與正文無關緊要的文字,只不過在《影子的告發》中是女孩的囈語,而在本作中是文學作品的節錄;另外一個相同點則是在土屋先生作品中的普遍現象,那就是警探的偵察推理過程,皆屬於比較務實苦幹型的。若是按照順序來讀,必定會覺得前後兩作挺相似的,這也無關好或壞,只是會比較膩一點。基本上,本書還是維持土屋先生一貫的高水準,縝密而無餘的破案、帶些情色的劇情描繪。通常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華麗艱深的詭計,真實而可行的犯罪手法才是他所想要的,因此,雖然沒有島田莊司或橫溝正史的氣勢磅礡,卻也是紮紮實實的本格良品。
在土屋先生諸多作品中,有一點是我自己一直比較不習慣的,那就是天外飛來一筆的推理。在土屋筆下的偵探,通常不是什麼才智過人、思緒敏捷之輩,所以在推理的過程中時常會碰壁,每當這時就會出現土屋式的慣用筆法,那就是突然插進一件人、事或物,而觸發了偵探的聯想,進而往破案跨了一大步,但痕跡實在太明顯了,失去了自然流暢的感受。另外,跟《盲目的烏鴉》一樣,最後兇手都自殺....是怎樣....個人主觀推薦:★★★★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