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名:悪人(2007)著作:吉田修一翻譯:王華懋2007 第三十四回『大佛次郎賞』2007 第六十一回『每日出版文化賞』2007 達文西雜誌編輯年度推薦白金本2008『我想看這本推理小說』TOP72007『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TOP62007『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TOP82008『本屋大賞』TOP42007 ダ・カーポ雜誌評選今年最棒!的書TOP1(封面照片版權屬於麥田出版社與日本朝日新聞社)這本書很紅,包括封面!通常這麼受到注目的書,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作者吉田修一是個寫純文學的高手,曾以《公園生活》一作奪下純文學的指標獎項芥川賞,台灣在麥田出版社的努力下,譯介了一系列他的作品集,而這本《惡人》則是吉田修一跨足大眾文學的力作,並以推理小說為框架,描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不曉得吉田修一有沒有看過《模仿犯》,我會這樣說是因為在《惡人》中我看到了類似《模仿犯》的書寫格式,這也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啦!吉田修一在為數不多的角色群中,都給予足夠的深度描寫,並以會以各角色為中心出發,用他們的眼光來看待事件,就是這點讓我想到了《模仿犯》,但也可能只是我少見多怪。雖說以推理小說為框架,但其中並無解謎過程,只是將該說的劇情隱匿不說,放到後面才講,雖然這樣的手法會予讀者類似推理小說的期待感,但我認為《惡人》的謎底並沒有任何爆點存在,所以作為一本推理小說來講,我自己覺得是挺不及格的。也有可能是吉田過於溫柔的筆觸,讓整篇故事也許該有的緊湊與刺激並不是很強烈,可是細微處的描寫的確十分深刻,像是情緒、動作、內心獨白,都非常有味道。寂寞,絕對的是《惡人》中的關鍵字,故事中每個角色都有寂寞的血液,但其傳輸到大腦後反映出的行為卻大相逕庭。也許吉田修一是想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是寂寞的,每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去填補寂寞,但就像是一個破了洞的水桶,怎麼填都不會滿、怎麼補都有縫。石橋佳乃用性愛愉悅跟金錢、清水祐一渴求愛人與被愛、增尾圭吾靠著來來去去的女人、石橋佳男靠的是家人跟自尊勇氣...(以下有雷)在故事尾聲,祐一跟光代從邂逅到逃亡的過程,很不真實、但也很真實。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是這麼容易可以這樣義無反顧愛上一個人?或是說那根本不是愛,是渴望多年的幸福光芒好像看到了一絲絲透了進來,所以不願放手。對兩人來說,似乎都是相見恨晚,還是只是兩顆寂寞未爆彈撞在一起的加乘效果。被捕前後,祐一應該還是祐一;但光代似乎只覺得那段經歷有如黃樑一夢,自己也分不清楚夢中人是不是自己、夢中的感受是不是真的。我比較認為,光代只是一時沖昏了頭,這樣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吧...(以上有雷)整體來說,以期待一本推理小說的心態去看,其結果令人不甚滿意,即便以一個寫一個好故事的觀點,劇情也不吸引人,但我覺得,這是一本會不斷回味、不斷思考故事角色及其內心想法的作品,這時才能細細體會,書名為什麼取作《惡人》。
個人主觀推薦:★★★☆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