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名:二の悲劇 (1994)著作:法月綸太郎翻譯:郭清華、王蘊潔導讀:冬陽1995「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TOP 101995「週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說BEST 10」探偵小說研究會1975~1994百大推理小說 TOP 52(書籍封面版權屬於皇冠出版社與日本原書房) 故事大綱東京都內的住宅大樓裡發生了一樁兇殺案,女性死者的臉部被殘酷地燒毀!根據警方研判,這是因三角關係而起的挾怨殺人事件,而三角關係的當事人之一──死者的女性室友則逃逸無蹤。 但是,在死者胃裡發現的那支鑰匙是怎麼回事?那到底是開啟什麼的鑰匙呢?名偵探法月綸太郎正要出馬調查這件命案的同時,京都警方找到了被懷疑是兇手的女嫌犯屍體,而那支鑰匙的真相也逐漸明朗了。但讓法月綸太郎陷入困境的迷宮之門,是否可以就此打開?


拖了非常久的一篇 這是一個二三人稱交替使用而完成的一個故事,很有趣的,冬陽的導讀也用了第二人稱的方式來寫。第二人稱的書我看的很少,最有印象的兩本是高行建的《靈山》與謝旺霖的《轉山》,都不是推理小說,在這邊先不多談了。我自己覺得,第二人稱的寫法看似會讓讀者更融入故事,但我覺得卻不及第一人稱來的深刻,一直被作者寫「你怎麼樣...你如何如何...」之類的,其實不怎麼舒服,而且會有一種「你知道個屁」的感覺... 而且不曉得是否因為是翻譯小說的緣故,這種不能融入的違和感,在本作中相當強烈,會一直想要跳過第二人稱的部分,也因此本作所使用的第二人稱,對我來說是減分的。我甚至覺得,把這些段落全部轉為第一人稱的「我」反而比較好。也不會影響到詭計的運作。 不過,在推理小說中,人稱也往會是作者埋藏詭計之處,尤其以第一人稱最為常見。而在《二的悲劇》中,也同樣如此,但在我看完全書後,卻沒有震撼的感受,反而有種可以在佈局的更好的感嘆。 書中的偵探「法月綸太郎」同樣延續著《一的悲劇》中有點不靈光的感覺,也許這樣比較貼近真實世界,但身為讀者的我,覺得一直推理錯誤挺浪費篇幅的,時雖然這些徒勞無功的行動有助於釐清真相,但對於增加故事的精彩度卻沒什麼幫助。 總歸來說,我覺得這個故事可以不用拉的這麼長,過於大量的心境感嘆與景物描寫,會讓人感到有些無病呻吟,即便到了最後揭開真相,也很難引以起共鳴。堆砌了很多東西在前面,卻沒堆出最重要的感動。 個人主觀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顏尼歐 的頭像
    顏尼歐

    呼吸的方向

    顏尼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